之前看過料理節目中,有用到馬鈴薯泥加麵粉
做成麵疙瘩,以西式的方式呈現,正好手邊有本
麵食食譜,也是以馬鈴薯泥和麵粉做成的麵食,
但做出的形狀是小方粒,這也可算類似麵疙瘩的
作法。
馬鈴薯切片後蒸熟,趁熱壓成泥,等冷卻後再做麵糰。
用一杯中筋麵粉加了 175g 的馬鈴薯泥及一匙的鹽,
和成麵糰。
加了 175g 的馬鈴薯泥似乎多了些,揉麵糰時有點黏手,
再加了一些粉,麵糰才不黏手。
也不知道要不要像冷水麵糰那樣做鬆弛,還是放了
近 15分鐘才進行下一步動作。
麵糰桿成一大片,儘量整型成長方形,再切一粒粒的
小方塊,就像一粒小豆子。
若是一般的冷水麵,把這些小麵粒用大姆指搓開,
那就是貓耳朵了,但這個麵糰是以馬鈴薯當成水來使用,
不曉得和冷水麵糰是否相同,也忘記實驗。
切成一個個小麵粒,切口處還是會黏手,所以灑了
一些麵粉混合,這樣小麵粒才不會相親相愛的
黏在一起了。
把馬鈴薯麵粒像煮麵那樣煮熟,因為是很小粒,
可以很快就煮熟了。
一向都很喜魚香的味道,所以就做個魚香醬
當成澆頭了。
沒買到荸薺,就改用洋地瓜,而且洋地瓜的量不少,
那種脆脆的口感吃起來很不錯。
把魚香醬淋到麵豆子上,攪拌均勻就可以吃啦!
這個以馬鈴薯當水做出來的麵豆子,咬下去的口感很軟,
不是很有Q勁,這可能和冷水麵做出來的會不一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