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『食散』子~
『食散』子起源於春秋時期的晉國,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
歷史了。
北魏賈思勰《齊民要術》載:「細環餅,一名寒具,
脆美。」
細環餅即散子,而寒具則是散子的古名。
《本草綱目》載:「寒具,即今日散子也。」
散子其形頗像扭繩或髻髮型,細如麵條。⋯⋯
每逢新春佳節,堯鄉人們家家戶戶都要製作散子走親訪友,
相互饋送。
早年都是看到一些老杯杯騎著腳踏車,後座放著一個箱子,
裡面就會有這種麵食和另一些麵食。
很巧可以買到這種幾近失傳的麵食,真的很開心。
之前聽朋友說,這種『食散』子可以捲在薄餅裡,
查過網路上的資料,也都有這種吃法的介紹。
雖然不知介紹的是何種餅皮,乾脆就做一般
捲餅的餅皮。
『食散』子沒什麼味道,基於消化花生粉的目的,
就像做潤餅捲那樣,在餅皮上撒了一層花生糖粉,
再將『食散』子舖放在中間,整個包捲起來。
因為有花生粉的關係,只把右側餅皮向內捲,
底下包覆了鋁箔紙,是為了拍照方便,
也可以像包春捲那樣的捲法,再用保鮮膜包起來,
這樣就不怕花生糖粉及 『食散』子漏出來了。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