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到報導說,一些麵包店為了降低成本且縮短製作時間,
因此在麵糰裡添加膨鬆劑,使用膨鬆劑在接觸烘焙初期
是有加在麵糰裡,後來也聽到這是不健康的使用,
放是就不再使用。
近年來從網路及上課中,學到有許多可以讓麵包
口感良好的製作方法,況且麵包老化是正常現象,
一直保持鬆軟口感的麵包,那才是真正有問題。
或許是配方的關係,這款吐司從開始秤料到出爐,
幾乎是快要5個小時, 耗時很久。
加了白米片的麵包口感很好,手邊還有一些白米片,
這次就改做吐司,再在麵糰裡加一些荔枝乾增加香氣。
可以從麵糰裡隱隱約約的看到那個白米片。
荔枝乾沒有全部捲進麵糰裡,於是用了材料中剩下的蛋液,
在吐司表面刷了一次,再把荔枝乾貼上去,當然這種做法
不是很好,因為這種蜜餞不適合放在吐司表面去烘烤。
烤出來是這副德性。
表面蛋液刷太多了,以致於上色過深,以後做麵包
或吐司時,材料中若有剩下蛋液,別那麼節省的
拿來刷麵糰表面,因為下手總會不自覺的很重,
結果是『畫蛇添足』的反效果 。
荔枝乾沒有經過酒泡的動作,原味吃起來會比桂圓乾重一些,
依舊是鬆軟的口感,在它老化之前就可以吃完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