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個燻魚的 『燻』,並不是我們所熟知的煙燻,
而是將草魚用醬油浸泡隔夜,中大火炸至外表略酥脆,
再浸糖水,有一股鹹甜共俱的味道。
為什麼這種烹煮方式稱之為 『燻』,我也不知,
只能猜原先是上海話的發音,逐漸就變成 『燻』的發音了。
爸爸在世時都會做這道料理,還不是媽媽動手的,
不記得爸爸在過世前,有多久時間沒過做這道料理,
他也走了 16年了,搞不好吃他做的這個燻魚,
那是20年以前的事了,這兩年有在祥鈺樓吃飯,
才又吃到這個燻魚。
會做這道料理,應該是過年前的小年夜晚上,
蹓我家小狗回家,看見鄰居媽媽在她家門口等人,
身上還穿著圍裙,說還在忙著準備年菜,
我們祖籍相同,她說正好才做好燻魚,
進屋拿了一片給我吃,好熟悉的味道,
詳細的問到做法,也在社區的早市買到草魚更多。
不過,覺得自己做的燻魚味道還是有差一點。
將草魚段放進醬油、紹興酒、八角的醬汁裡浸泡隔夜。
將浸泡魚段的醬油瀝乾水份,放進油鍋中炸至外表略酥脆。
糖1:水2煮開後冷卻, 再將炸好的魚塊放入浸泡片刻即可撈起。
有朋友跟我說,她母親是將紹興酒,醬油,蔥,薑,八角,桂皮,
冰糖煮開後,再將炸好的魚塊放入浸泡,這樣的醬汁應該更有味道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