鬆餅可說是一款平易近人的小點心,只要家中有
一台鬆餅機,臨時想吃塊鬆餅,把材料攪一攪,
不需花太多時間,就有塊熱騰騰的鬆餅,
配上一杯咖啡什麼的,很愜意的享受。
這是最基本的鬆餅做法,看到蔡季芳老師在料理節目中
示範了不一樣的鬆餅,簡單的說就是給鬆餅穿一件糖衣,
外層吃起來會有脆脆的口感。
麵糊:
中筋麵粉1又1/2杯、即溶酵母1又1/2小匙、白砂糖3大匙、
奶粉3大匙、鹽1/2小匙、融化奶油3大匙、蛋2個、
低筋麵粉1又1/2杯、水1 杯
將中筋麵粉、低筋麵粉、即溶酵母、白砂糖、鹽、
奶粉,再將水由酵母粉處沖入,加入打散的蛋汁、
融化奶油放入容器中,拌勻成麵糊,靜置40分鐘
使其發酵起泡備用。
* 這只是配方中的一半份量。
* 醱酵好的麵糊濃稠度有點像春捲皮的麵糊。
先將鬆餅機預熱,上下兩層也要刷上一層融化的奶油。
沒有冰淇淋勺,就用湯匙來代替了。
挖起一勺麵糊,在麵糊上撒一層砂糖,
然後反扣到鬆餅機上。
*配方裡是用白砂糖,心想二砂會有更濃的糖香味,
所以改用二砂。
麵糊反扣到鬆餅機上後,也撒一些砂糖在麵糊表面,
蓋上鬆餅機的蓋子,就可以等鬆餅出爐了。
當鬆餅機的指示燈號快熄滅時,會有一點煙冒出來,
接著指示燈熄滅,可以再等個幾秒鐘將鬆餅取出來,
可能是二砂較粗,所以並沒有完全被融化,
還是會有糖粒黏附在鬆餅上。
所謂 『脆』,應該是餅皮沾裹上融化的糖,
冷卻後形成了一層較硬的糖衣,咬一口會有
一層甜甜硬硬的餅皮,還有鬆軟口感的鬆餅,
兩種口味的享受。
做鬆餅的時候很快樂,處理善後時卻很頭大了。
以往做比利時鬆餅,就是很簡單的麵糰,在烤盤中
不會沾附很多的雜物,拿半濕的抹布擦一擦就乾淨了。
這次有額外用到砂糖,而且又是融化了黏附在烤盤中,
不可能將整台鬆餅機丟到水裡去泡,只能將水注滿
溝槽裡,放了一會兒再用布一點點的將髒水吸乾,
然後再仔細擦乾淨。
做鬆餅的時間很短,可是清理鬆餅機的時間卻是做鬆餅的
好幾倍,真的有點不好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