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是上星期蔡季芳老師在料理美食王示範的一道麵食,去四川時看到
當地有店家做這個麵食,試吃多家後,觀摩並做筆記,學習到做法。
這個 “魁” 應該是 “盔”的轉換音而來,因為有提到古時的工人
興建陵寢,為了填飽肚子,將麵餅放在形如盔器具上將餅烙熟,
大意應該是這樣,一下子聽過,並沒有記得特別清楚,因為我的重點
並不是在聽歷史典故。
這個肉餅和我們的路邊小吃~蔥肉餅相類似,但蔡老師所示範的肉餅,
在麵體上比較複雜,用了醱麵、燙麵及油酥,步驟上也比較多,
加了油酥,會是一種有層次的肉餅,因為有燙麵,口感上應該會
截然不同的。
材料:
醱麵:
中筋麵粉1又1/2杯、即溶酵母粉1/2小匙,3/4杯冷水,
拌揉成糰加蓋靜置20分鐘。
燙麵:
中筋麵粉1杯沖入半杯滾水攪勻,加入2大匙冷水揉成糰,
加蓋靜置鬆弛15分鐘。
油酥:
中筋麵粉 1/2杯、沙拉油3大匙、豬油3大匙,混合成為油酥。
肉餡:
絞肉4兩、鹽1/2小匙、醬油1小匙、香油1大匙、花椒粉1/4小匙
攪拌均勻成餡。
步驟:
將醱麵及燙麵混合揉成一個麵糰,再分成10小坨,
放置鬆散約 10分鐘。
*桌面需抹油。
1‧ 將小麵糰先搓成長形。
2‧拿起麵糰抓摔成長條狀,塗抹油酥。
3‧捲成橫軸卷。
*油酥若流出沒關係,因為桌面需要油,油酥的油可代替
在桌面抹油的動作。
1‧開口處橫放,桿成圓形片狀。
2‧捲起後將開口處直向擺放。
*為了讓麵糰有長度,所以桿成長方形片狀。
1‧再次將麵糰抓摔成長條狀。
2‧將肉餡抹至二分之一處。
3‧將麵皮捲至抹肉的部分。
4‧下方麵皮劃開3-4個直刀紋。
5‧捲起成一麵卷。
給捲好的麵卷一個近照。
1‧將麵卷直放。
2‧按成扁圓狀。
3‧桿成圓餅狀。
煎餅:
鍋中倒入適量的油,放入麵餅煎至兩面金黃。
肉餅從鍋中拿出後,放在紙巾中吸去多餘的油分。
看到示範時所煎的餅,油量還不少,至少可以看到油從餅底冒出來。
雖然最後還是會用紙巾吸取多餘的油,但還是只用了讓肉餅不黏鍋的
油量,然後少量一點點的加油,這樣煎出來的整塊餅可能不是很鬆軟,
但外皮酥脆,裡頭鬆軟,又是另一番口感的。
不知是不是在操作過程中將層次弄亂了,這塊餅並沒有很明顯的層次,
真是美中不足的一點。最值得一提的是,肉餡中加了少許的花椒粉,
讓肉餡中有一股很特別的香味,並不會有一般花椒麻的味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