貓耳朵在前幾年曾經做過,若沒有一些外力來影響,那絕對是
封鎖於於記憶中的。
月初上的中式麵食課,其中有一項就是貓耳朵,雖然麵糰是
師傅上課前就準備好的,並沒有當場示範和麵的過程,
但老師講義中的重點,有提到這都是冷水麵,所以設定這和
拉條子麵糰的做法是相同的,因此在師傅示範拉條子麵糰的
和麵過程時,特別注意加水過程及手的動作,終於了解之前的
和麵,看起來似乎很濕潤,但麵糰並不是很理想的狀態。
可以一次做多一點的貓耳朵,然後平放在大盤中進冰箱
冷凍,等到變硬後,再另外包好收起來。
簡簡單單的材料:
雖然西芹可以生食,但在這種情形之下,還是先將西芹過水
汆燙熟,或許直接入鍋炒,口感會比較脆口些。
培根直接切成小方塊。
貓耳朵先煮熟。
簡單三步驟:
1‧培根先放鍋內炒熟。
2‧放入燙過的西芹,加鹽、糖、
蠔油調味,加少許水稍煮片刻,
讓西芹入味。
3‧將貓耳朵放入鍋中拌炒,待湯汁
收乾,即可盛出。
這是示範教學的師傅,在一些同學動手練習做完貓耳朵後,
手腳俐落的立刻炒出這一盤貓耳朵讓大夥兒大快朵頤一番。
這盤貓耳朵加的料有:黃、綠、紅三色椒、切花的紅蘿蔔
〈切得很小,不容易看出來〉、培根片、蔥段。
師傅就是師傅,就是用一般普通的調味料,炒出來的味道
就是很入味,不過,裡頭有加酒,但不一般料理用的酒,
而是蘭姆酒。
那天上課,真是忙著動手又動口。
上課之初,就是在吃老師替大家準備的晚餐~韭菜盒子,
接下來是看完師傅示範拉條子後,大家一起動手也來拉條子,
邊拉邊將條子下鍋煮熟, 撈起來後配著老師準備的酸辣湯,
算是中場點心了。 接下來就是示範貓耳朵了,也是同心協力
將師傅準備好的麵糰全部搓好。 在師傅炒貓耳朵的時候,
老師就教大家如何做“涼拌山東大白菜”,那個量足足有
做麵包用的大鋼盆那麼多,老師應該是不怕多,只是怕大家
吃不夠。 吃那個涼拌山東大白菜,我還真得小心翼翼的挾菜,
因為裡面有白菜三分之一量的香菜,
貓耳朵是杭州老餐館知味觀研發出來的一道麵食小吃,
取材自山西麵疙瘩,是杭州菜南烹北炊的最好寫照。
麵疙瘩改小,推捏成貓耳大小的三角形麵片兒
故名貓耳朵!